關于開創性案例、重大事件與中國數據科技集團的媒體報道
由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、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主辦,中國數據科技集團、中數經緯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、海南新秀數據科技有限公司、中華智庫基金會承辦的“首屆中國大數據創新發展論壇”今日在海南海口舉行。
論壇以“運用智慧大數據,助力海南大發展”為主題,匯聚有關部委領導、中國大數據學術界和產業界著名學者、專家、企業精英,智庫學者等分享大數據研究與應用、商業智能等領域的思維方法和領先技術和優秀實踐,共同探討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,推動企業加快創新與轉型升級,及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應用。
會上,中國數據科技集團副總裁、市場運營部總經理林師授分享了《如何用數據驅動企業運營創新》的演講。
中國數據科技集團副總裁、市場運營部總經理 林師授
互聯網發展形態催生數據需求
根據KPCB《 2018年發布的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》,互聯網發展9年中,全球互聯網人數已經達到約36億人,并且還在持續增長。林師授認為,雖然人數還在不斷的增長,但是互聯網用戶增長趨勢卻在逐年遞減,并隨著時間推移快速下降。互聯網人口紅利近幾年已經逐漸消退。
在中國,流量入口幾乎被百度、微信、微博、淘寶、京東、今日頭條等巨頭瓜分了70%,剩下的四五百萬APP和網站去瓜分剩下的30%流量,不可避免地導致流量成本增加。
在流量紅利下降,成本劇增大背景下,企業越來越看重“用戶與我”的數據能否會給我們帶來價值。林師授認為,改變以流量為導向的思維模式,將會是企業運營的核心競爭力,讓企業更加合理做好運營和相關決策。如果不看重這點,企業很可能會被成本所反噬。作為領先的大數據平臺,中國數據科技集團、中數經緯依托海量數據采集能力、智能的分析能力,助推企業在不同場景當中靈活應用數據,讓數據為不同行業創造出更大價值。
改變以流量為導向的思維模式
在流量式微的今天,社區里面的用戶、KOL、媒體等等都是天然的流量主,通過獲取這些流量主的數據來構建自己的數據池,將成為企業未來轉型和創新的重要方式。
如此一來,利用自建的數據池構建全方位數據分析體系,打破數據不對稱,流量成本高的問題,是企業做好商業決策的重要依據。
當然,企業要構建自己的數據池的前提是需要獲取到有效的數據,這樣才能發揮出數據池的真正價值。林師授把企業獲取有效數據的方式總結出三大定律:第一是數據源需要具備能量,第二是數據自身要有新陳代謝能力,第三是數據要與企業有共生和關聯性。
用“藝術”的方式洞察商業模式
有分析人士認為,數據分析不是簡單的技術活,而是技術+藝術。那么,如何把技術和藝術很好的結合起來,讓企業更加直觀、通俗的去理解自己的數據,這些都需要站在藝術的角度。
林師授認為藝術其實就是數據可視化,通過精益化管理和分析,讓客戶不僅能夠容易看懂數據,還要是去理解數據,從數據中快速獲取重要信息。
中國數據科技集團、中數經緯分析平臺通過獲取客戶的有效數據,通過多種維度的分析,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多達數十種的可視化內容,進而為企業提供有力的決策依據。
據悉,本次論壇共邀請到百余位嘉賓與會,與五十多家聯合發起機構共同發起,且今后將每年舉辦一次,其永久會址將擬設立在由中國數據科技集團在海口籌建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的“中國大數據產業園”中。